第十章 能干(1/2)

赵文多手把着一棵辣木棍儿,右手镰刀在上下的比划了两下,回忆起昨天的距离和手感,不再犹豫,离地两公分左右,掏开雪窝子一刀挥了下去,木棵了应声而断。

当下的赵文多并不知道,这种辣木极为坚硬,这般粗细的就是成年壮汉也需要三两刀才能砍断,力气稍微小一些的则需要数下,她这样年纪的小姑娘,即使是比起同龄孩子力气要大上一些,而且镰刀又磨的飞快,那也得一下一下砍断,这种木质不光是力气大些就可以,还需要快准狠,眼到手到才行,可以说算是一种经验活儿。

对于一个将才上了两次上山砍柴禾的人来说,像这样一刀一棵,几乎是没有过。好在是此时周围并没有每二个人,不然的话绝对是要大吃一惊,就这样的砍法那整个就一老手熟练工。

有了第一刀,跟着就是第二刀、第三刀,第四刀,一棵棵木棵子不断的被砍倒。毕竟工地上磨炼出来的,眼力准头完全不在话下,刚开始那两下也只是试着手感,一旦掌握了诀窍,那是越砍越顺手。

一会儿的工夫,周围成片的木棵了就都被放倒了,空出了挺大一片的空地。

赵文多先放下了镰刀,抽了几棵细软些的滕条,把一根根砍下来的柴禾码齐整了,捆成一捆捆堆放好。拿眼过了一下,大约砍了三十五六捆,按照李翠珍的标准,这些能烧上一个月。

好像哪里有点儿不对!

赵文多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估摸着这时候也就是八九点钟,要是按照这个速度砍下去,到了傍晚能有二三百捆柴,别说是将就到年前了,怕是两个冬天都够了。

不对,绝对是不对劲儿!

赵文多又回想了下昨天晚上说砍柴时李翠珍那口气,她那意思是今天够呛能砍够数,坚持不到过年。数数日子,离过年也就是个把月的时间,一天一捆柴也就是眼前摆这么多。

赵文多意识到了哪里出了错,以她现在这样的年纪,怕是远远达不到这种速度,也就是她一个不小心用力过猛,把柴禾砍多了。

昨天刚上手也没太在意这些细节,赵文英也没往这方面上说,再加上时间短看不出来,也就没往这方面想。

真不是她大意,谁能想到这个问题,就这还是她最低谷的成果。这副小身板儿到底还是太稚嫩了,无论是劲力还是韧性都要差的太远,实在是需要好好的锻炼。

可就是因为存着这样的念头,才使得她一时大意,全然没去想不能拿以前的标准来衡量眼下的自己。即便村里人知道赵家三姑娘比起同龄的孩子力气要大些,可到底是不及成年人,总是要有个尺度,稍过则优,多过则骇。任何事物太过出头了总会让人觉着不安,不想被当成试验室里解剖的对象,这上头就得一万个加小心。

赵文多也是个果断的,一旦认识到了这点,立马就停了手。四下里瞅了一圈儿,确实不见有人来,这才拍拍手上的雪灰,一步一脚窝的往山上去。

郭家两口子正砍的起劲儿,抬头就见赵文多从半山腰上来,邱惠真直起了腰,冲她喊了嗓子:“三姑娘,是不是砍累了,快上来歇会儿!”

赵文多本来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听她这么一喊,就势道:“嗯,是有点累了,上来透透气儿。”

“你这小小年纪,能干动这活儿也是不善了,别太使劲儿干把自己个儿累伤了,那可是一辈子的事。干累了就歇会儿,吃点东西喝喝水。”

“是,我知道。”赵文多把手里的水壶提到前头,冲着两人扬了扬:“那个——我这带着水,还温乎着呢,你们要不要喝点儿?”

明明是贴心的近面话,让她说的却是很不自然,称呼上也很是含糊,邱惠真倒是一点不介意,抿嘴冲着郭怀仁乐道:“你看看这三姑娘想的还挺周到,把水都给拿上来了。”

郭怀仁知道她乐什么,也跟着咧了嘴,冲赵文多道:“你这傻丫头,上山砍柴禾能不带水吗?我们这带了两大罐子呢,刚才你郭婶子还说要不要下去看看你那水够不够喝,这不你倒先上来问起我们俩来了。”

赵文多又哪里不知道他们是带水了,也就是找个借口上来探查下情况,被两人调侃似的笑说几句倒是合了她的心意,将错就错的跟着傻笑两声,若无其事的四下里看了看,见那堆成垛的柴禾说道:“这些都是今天砍的啊?”大致的数了数,跟她下头的捆数差不多。

“是啊,都是这会儿砍的。你呢,你砍了几捆了?”邱慧真去喝了口水,随手递给了郭怀仁,让他也停下来歇一歇。

赵文多嘿嘿笑了笑,不甚好意思的道:“没砍几捆,还没这一半儿多呢。”

“那可不是,这是我和你郭叔两个人的成果。”邱慧真瞪了瞪眼睛,道:“你个小姑娘还想要砍多少,这一天你能砍个十捆二十捆的就算不错了。别逞能往死里干,还没长成人儿呢,万一再累坏了可就不划算了。”

“是,我知道了,慢悠着点儿干。”赵文多喝着水,一副受教的模样,跟两人又唠扯了几句,觉着时间差不多了拍拍屁股离开了山岗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赵文多手把着一棵辣木棍儿,右手镰刀在上下的比划了两下,回忆起昨天的距离和手感,不再犹豫,离地两公分左右,掏开雪窝子一刀挥了下去,木棵了应声而断。

当下的赵文多并不知道,这种辣木极为坚硬,这般粗细的就是成年壮汉也需要三两刀才能砍断,力气稍微小一些的则需要数下,她这样年纪的小姑娘,即使是比起同龄孩子力气要大上一些,而且镰刀又磨的飞快,那也得一下一下砍断,这种木质不光是力气大些就可以,还需要快准狠,眼到手到才行,可以说算是一种经验活儿。

对于一个将才上了两次上山砍柴禾的人来说,像这样一刀一棵,几乎是没有过。好在是此时周围并没有每二个人,不然的话绝对是要大吃一惊,就这样的砍法那整个就一老手熟练工。

有了第一刀,跟着就是第二刀、第三刀,第四刀,一棵棵木棵子不断的被砍倒。毕竟工地上磨炼出来的,眼力准头完全不在话下,刚开始那两下也只是试着手感,一旦掌握了诀窍,那是越砍越顺手。

一会儿的工夫,周围成片的木棵了就都被放倒了,空出了挺大一片的空地。

赵文多先放下了镰刀,抽了几棵细软些的滕条,把一根根砍下来的柴禾码齐整了,捆成一捆捆堆放好。拿眼过了一下,大约砍了三十五六捆,按照李翠珍的标准,这些能烧上一个月。

好像哪里有点儿不对!

赵文多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估摸着这时候也就是八九点钟,要是按照这个速度砍下去,到了傍晚能有二三百捆柴,别说是将就到年前了,怕是两个冬天都够了。

不对,绝对是不对劲儿!

赵文多又回想了下昨天晚上说砍柴时李翠珍那口气,她那意思是今天够呛能砍够数,坚持不到过年。数数日子,离过年也就是个把月的时间,一天一捆柴也就是眼前摆这么多。

赵文多意识到了哪里出了错,以她现在这样的年纪,怕是远远达不到这种速度,也就是她一个不小心用力过猛,把柴禾砍多了。

昨天刚上手也没太在意这些细节,赵文英也没往这方面上说,再加上时间短看不出来,也就没往这方面想。

真不是她大意,谁能想到这个问题,就这还是她最低谷的成果。这副小身板儿到底还是太稚嫩了,无论是劲力还是韧性都要差的太远,实在是需要好好的锻炼。

可就是因为存着这样的念头,才使得她一时大意,全然没去想不能拿以前的标准来衡量眼下的自己。即便村里人知道赵家三姑娘比起同龄的孩子力气要大些,可到底是不及成年人,总是要有个尺度,稍过则优,多过则骇。任何事物太过出头了总会让人觉着不安,不想被当成试验室里解剖的对象,这上头就得一万个加小心。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haoshupu.com)

上一章 目录首页 下一页